·糯米籺·牛脷酥·瓜册 ·糖水甜煎堆·炸两·麻元豆花 ·广式奶油话梅 ·糖煎香蕉糯米饼 ·馥园坠火粥 ·煎豆腐角·三丝卷饼·白糖伦教糕·广州腊牛肉·广州腊兔·龙门米饼 ·建湖藕粉圆子·逆糍·笑口枣·酸辣豆花 ·果蒸棕 ·台山虾糕 ·广式淮山鲜奶饼 ·合子饼 ·韭菜蒸饺 ·味告粄 ·米蛋糕·腌面 ·佛山盲公饼·广东叉烧包·阴菜牛展汤 ·广式大肠生炒咸酸菜 ·大肠生炒咸酸菜 ·糖醋猪腰 ·白玉甘甜姜薯 ·卤水鸭下巴 ·百花凤翼·香肠芥兰 ·客家封鸡·青蟹粉丝煲
·三色龙虾·西拧煎软鸡·煎芋饼 ·广州鸡仔饼 ·丹灶慈菇 ·广式月饼 ·广州甜品
·萝卜牛腩·长寿面 ·姜葱鸡·珍珠肠 ·萝卜糕·咸煎饼 ·沙湾姜撞奶 ·拉肠·沙河粉·广州石锅鱼·老火靓汤·肉粥
·叉烧包 ·烧鹅 ·姜奶·鱼翅饺·马蹄糕·广东粽子·脆皮咕噜肉·西樵大饼·潮州春饼·盐(火局)鸡 ·和味牛杂萝卜·荷叶糯米鸡·广州凉粉 ·煎堆·和味炒田螺·荷包饭 ·艇仔粥 ·及第粥·醋溜鱼
厚街濑粉,大岭山荔枝柴烧鹅,道窖粽子,腊肠,麻涌的香蕉算不算?
麻葛
是东莞春节传统小食,据说以前的阿嬷做炒米饼的时候,小朋友们一边看着流口水,贪食心焦。阿嬷就将米粉分出来一点,加上糖浆、花生搓匀,待干燥之后切成段,分给小朋友吃,就成了麻葛。麻葛看起来像面段,平平无奇,吃到嘴里却非常香甜,而且完全没有外表给人的那种硬硬的感觉,而是酥软可口。
眉豆糕
眉豆糕是用新鲜的眉豆加上糯米粉和其它香料熬成的,上面还撒上用香油炒过的芝麻,十分可口。这道小食还被评为“广东名小吃”。在东莞,会做的眉豆糕的人家不少,现在的农贸市场上,还经常可以看到有眉豆糕卖。做得好的不多,据说其中有独门秘方。
艾角
制作艾角的主要原料是艾和米粉。制作“艾”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先取本地野生艾草,用开水煮后用刀剁烂,制成食用艾。之后混合米粉做成粉皮,以豆蓉、花生、白糖和蛋丝分别制作成咸、甜各料做馅包成角状。
咸鱼笼
东莞人把年糕写作“贻笼”,又称为鱼笼。鱼笼制作很讲究,先浸糯米,再磨粉、干粉,再配料。鱼笼有咸、甜两种口味,甜的只需要加红糖;咸鱼龙的配料比较多,一般有虾米、腊肉、火腿、油鸭、花生和红枣等。
糖环
古时称“巨女”(读音),是中原南迁过来的小食。糖环在东莞已经改面粉为糯米粉。传统的糖环,不用饼印,只搓成长条,捏作环形,吃时够硬。糖环形状,由大环套小环,环环相扣,寓意连绵不断,生生不息。
松糕
“年廿五,炊松糕”,企求来年高升。松糕是用糯米粉为主料,将糖粉和入糯粉中,筛入松糕格内,到一半时,放入花生米碎与糖粉,然后再筛满糯粉,蒸熟。吃不完,可以晒干,作干粮。新鲜时松软香甜,美味可口。
茅根粥
以茅根、竹蔗、红萝卜、黄豆、白果等熬成粥、性清凉下火。
厚街濑粉
以大米磨成粉后制成,嫩滑爽口,多以明炉烧鹅、叉烧为佐料。
道滘裹蒸粽
选用优质糯米、咸蛋黄、五花腩肉、绿豆、湘莲子及多种调味品制成,煮熟后芬芳扑鼻,口感极佳。
道滘肉丸粥
肉丸采用新鲜锗肉制作,制肉酱时须用钢条不断敲打,致使肉酱具有胶质,带韧性,且爽脆香甜。
道滘钵头禾虫
将肥美禾虫洗净,放入陶制钵头内,加适量蒜茸、精盐、生油、鸡蛋捣匀,使禾虫成膏状,蒸熟后以文火烤至微黄,撒上胡椒粉,香气四溢,营养丰富。
道滘禾花鲤
霜降前后,内河繁殖的鲤鱼因食了禾花、禾穗和谷粒特别肥美,名曰“禾花鲤”。制时将鲤鱼煎成桔皮黄色加生姜、葱条、蒜子放入沙煲内煲熟,鲜美可口。
中堂槎滘鱼包
由鱼肉做成的表皮包着鱼肉馅料而成,距今有七、八十年历史。鱼皮以农历八、九月份的土鳞鱼脊背部位的鱼肉为主料,肉馅则以鲜猪肉、腊鸭、腊肠为主。辅以冬菇等时菜混在一起剁成馅料。用鱼皮小心翼翼地把馅料包成金鱼状,放入用鳞鱼熬成的汤中煮2—3分钟即可。
中堂槎滘鱼丝面
由鱼肉团压薄成片后,切成约十公分的面条状、放进清开水中煮1-2分钟捞起,另配好冬菇丝、韭黄、葱花等,加上用鳞鱼、鸡话猪骨头熬成的汤即可食用。
糖毕甩
以糯米粉作成拇指头大小无馅汤丸(也有制成有馅的),以滚热糖浆煲熟,撒上辗碎炒花生或煎鸡蛋丝、香滑甘甜酥软。
长安锦盒盆菜
将鸡、鹅、鸭、猪肉、猪浮皮、鱼丸、香芋、青菜、冬菇等菜肴煮熟以一大盆盛之,吃时各人动用公筷翻动夹菜。
横沥猫捞饭
以瘦猪肉、鹅肉、虾米、麦豆等切碎与米饭同煮,香甜可口。